×
教学与管理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建设”专项培训圆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8月21日下午13时,由“课堂派”主办的《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建设专题讲座》在线上如期举行。

此次讲座邀请主讲嘉宾: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熊晓琳教授、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鄢显俊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夏永林教授、西北大学信息学院陈莉教授、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马涛教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卫成副教授。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洁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

此次线上讲座是“课堂派”主办的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建设的系列讲座之一,讲座嘉宾围绕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帮助一线教师形成更广阔、更深入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协助高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让每一门课程发挥好育人作用,分享了自己的认识体会和学校的贯彻落实情况。

六十余所高校领导,一线教师近300人参与讲座。其中西南医科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全校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一线教师参与本次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晓琳教授:一共讲了三个问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从教育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入手,阐述了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师要有政治认同、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才能承担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课程思政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挖掘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并融入教学过程各环节;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体系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使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育人目标。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鄢显俊教授:“课程思政”就是在高校各门专业课 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宗旨把“四个自信”这一“思政元素”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以提升大学生“四个自信”为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四个自信”教育是课程思政的灵魂。践行课程思政的专业课老师必须有坚定的“四个自信”和精深的专业素养。课程思政和所有一切优异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样,对其育人成效必须进行教育评估,最好的教育评估就是教育实验。“课程思政育人实验”是课程思政最科学的打开方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夏永林教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发后,各学校也都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按课程、按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但是,对于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来讲,依然存在着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到底什么是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我们要从专业课中挖掘什么和如何挖掘育人元素?育人如何与专业教学实行有机的结合等问题。本次讲座着重分析了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和着力要解决的育人问题,深刻地剖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存在问题的根源,并从转变思想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实施分类指导、案例教学引入等方面,为建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体系提供实施路径。

西北大学信息学院陈莉教授: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如何发挥好“三主”效应,深入挖掘专业课“思政”资源和“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是一线教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报告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并以“算法与人生”“最后一课”等为例解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以体现“课程思政启智铸魂,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成都师范学院马涛教授:主讲了《以在线课程为依托的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实施策略》的报告,马涛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开发、建设在线课程的实践经历,并且以他主持的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和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切入点、推进实施策略和案例分享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特别提出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赋能课程思政,以课堂革命促进课程思政的实施和落实,

上一篇:教学管理现场会经验汇报材料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