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与管理

进度条走完就算通过?线上教学岂容“水学分”

近日,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侦破全国首例“付费教训”案件。所谓“付费课”,是指只需支付几元到几百元就可以上各大高校的在线MOOC,实现“秒刷课”、“换试题”、“试卷抽取” ”、“考试包”等功能。据本案被毁的“97学习网”、“娜娜”等刷课平台统计,购买刷课服务的大学生已遍布全国。

作为线下教育的补充,在线教育的初衷是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补课”来完成任务。这是一个满足这种需求的灰色行业。该链条还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的学风。

MOOC基础不强,关键看学风是否紧。且不说“付费上课”等违反学习纪律的行为,“合法挂机”也是学习的常态——一边让客户端挂掉MOOC,一边网游都是“黑”场景并不少见。为扭转这一现象,高校必须加强学风建设,牢牢抓好学生诚信管理,提高技术能力,严厉惩处刷课取学分行为,对不合格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挂断上课。

另外,网课和考试的粗略设计也是“刷课”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分”、“水学分”、“水课”这些大学白痴本身就代表着课程含金量低,而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在网络教育中,更容易失控。据我观察,部分高校缺乏MOOCs的知识密度。有些课程搬到网上后,就成了学生“挂机、签到、签到”的地方。考核方式完全背离了课程的初衷。如果有些老师还是不注重课程质量,学生“钓鱼划船”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匠心。无论是课程质量还是考试监督,都不能马虎。每节课有一节课。知识增量,对学生负责,也对课堂教学负责。此外,在考核方式中,不应以“进度条完成”的技术指标作为完成标准,而应以“你学会了吗”的内容指标要求学生防止网络课程“从源头上通过而不学习”。

此外,MOOCs效果不佳与一些高校教学模式在创新变革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MOOCs的内容和新技术的采用是非常重要的评判指标。但是,发展在线教育绝不能忽视学术基础,更不能搞“面子工程”。如今,一些高校斥巨资建设新媒体教学实验基地。资金花完了,平台搭建好了,发了很多稿子,擦亮了脸,教学效果没有提升。这就让人不禁要问了,该读的书,学生读了吗?是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吗?在线教育是否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教“互联网”是好事,但绝不能只“互联网”而没有“心”。

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录了个视频挂在App上,就算完成了任务。关键是让学生看到它,学习它,知道它。 “不要学”的 MOOC 应该成为一种警告。面对在线教育,高校仍需修补、稳定学风、提高质量,才能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服务教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上一篇:县人民医院开展院庆70周年学术教学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