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教学规律,试图拔苗助长,忽视学生阶段性
究竟什么是能力?心理学上的解释是“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庄寿强先生在《普通创造学》中认为,《现代汉语词典》把能力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是可取的。按照这种解释,能力指的主要是人的一种后天的属性,是一种能通过学习或训练而获得并可不断提高的社会属性。
移植创新法是科学研究最有效、最简单,也是应用研究最多的方法之一。根据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中小学生每天要分析解决的问题是思维力或能力的“作用点”要素,思维方法(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是思维力或能力的“方向”要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落实到读书学习上就是完成作业或考试的时间)代表思维力或能力的“大小”要素。
中小学校一个班有三十五至四十五名学生,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有数百万人。每个学生完成考试的“时间”不相等,没有记录,是变化的;学习效率即思维反应速度也不相等,没有记录,是变化的;“分数”也不相等,有记录,是变化的。三个“数据”没有一个是固定不变的,这种比较,怎么区分学生与学生之间真实的能力和成绩?更不用谈提供判断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依据了。
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中心小学提出的现象:该校在进行的一次语文1-3单元基础20分钟的练习(测试)中,总分为36分,最快的一名学生12分钟完成,这名学生得了33分,最慢的一名学生耗时18分钟20秒,得了34分。如果用“定时不定量”或“定量不定时”的方式(学校成绩等于学习效率乘以学习时间)来计算学校成绩,前者的学习效率=33分÷720秒=0.046分/秒;后者的学习效率=34分÷1100秒=0.031分/秒,0.046分/秒>0.031分/秒,后者虽然比前者高1分,但是其学习效率即思维反应速度、能力明显低于前者。如果用“学校成绩等于学习效率乘以学习时间”的方式来计算学校成绩,就会发现“120分钟完成150分的考试(定时定量)”计算学校成绩在二者心理上留下了阴影。前者长期坚持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通过努力获得的学校成绩和能力即“分数”得不到承认(第一名被别人抢占了,逆淘汰),这叫“弘扬正气,树立先进典型”吗?后者在心理上埋下了“虚荣”的种子,明明不是学校成绩“第一名”却理所当然地成了“第一名”,幸福来得太“突然”,称为“学优生”(逆淘汰),导致真正的“学优生”反而向“学困生”“学习”“取经”。这种情况在学校长期持续下去,会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先不下结论是“心理疾病”)?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落实到读书学习上就是完成作业或考试的时间代表思维力或能力的“大小”要素;“完成答卷(作业)后仔细检查自信不会出错就要交卷”是训练思维力和能力的正确方法。为了抓“分数”“不到考试时间终止时不能交卷”显然混淆了学生之间的思维力和能力“大小”,不便区分,这就是我们的教育违背规律——“高分低能”的原因。
现在很多学生家长、学校教师认为“大环境”(高考“指挥棒”)没有改变,“个人的力量”无能为力,不愿意在教学中做任何改变,还成天做着盼望“0.031分/秒”现象的学生出“成果”成就自己的“美梦”。
即使是“应试教育”也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如果是创新教育,更不应该如此。
上一篇:德清求是高中:第四届“春晖杯”教学新苗优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