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开展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实践活动
走出校园,走进乡村
用镜头、文字、声音记录这人,那事,此情,此景。用心传递,精彩讲述,为期一周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在校地合作的支持下,取得了工作室项目化教学的又一新突破。
《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是新闻学本科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此次集中实践,由西京动静传媒工作室6位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围绕“乡村振兴”主题,于6月17-19日赴陕西蓝田焦岱镇4个村落开展采访调研,深入实际,真题真做,采、写、评、摄、编、传于一体,融合报道。此次调研得到了焦岱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腾讯“为村”项目的支持。
在与焦岱镇政府隆重的校地合作“社会实践基地”启动仪式上,焦岱镇镇长韩靖对焦岱镇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腾讯“为村”项目官方助教、来自四川的郑小琴为师生们介绍了“互联网+乡村”的探索及成效。启动仪为师生们的项目调研开启了思路与方向。
在三天的采访调研中,学生在动静传媒工作室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确定分组、进行前期调研、和专业老师一起商定采风方案、联系采访对象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全体同学共分为十一组,每组为一个项目团队,围绕新农村建设、数字乡村、古镇文化、乡村教育、精准扶贫等多个选题召开调研。每个选题的确定既包含了项目组成员的满心期待,又经过了与指导教师的多次沟通。每个选题都从意义、学生身份层面的可操作度、采访对象和采访大致方向、具体实践流程、预期成果、甚至交通路线用时长短方面进行讨论,指导教师们告诫同学不要宏大叙事,要从细节入手写好故事。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等形式对焦岱镇政府及鲍旗寨村、吴家寨村、焦岱街村和老虎沟村进行深入了解,与镇政府领导、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致富带头人、村民、腾讯“为村”项目助教及管理员等交流座谈。通过走基层这条路,让同学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何为记者,何为新闻。采风过程中,同学们学着自己去联系、去采访、去记录、去拍照、去摄像、去剪辑……新闻学子们打破了现实与理想间的一厘米,深入基层扎根土地聆听百姓的故事。一篇篇稿件的修改、一条条视频的制作、一张张照片的筛选,在实践中使自己的各项采编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向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媒体人迈进。
院长张西静表示,传媒学院通过多来的努力在“校企共建、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中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学院的六大工作室对接各个专业,各有特色。教学过程依照“项目任务下达--组织讨论--计划制定--项目实施--项目汇报--检查评价”的流程开展,实行过程性、结果性并重的多元化考核。过程性考核包含学生小组合作表现、单元项目成果等内容;终结性考核以调研报告、策划方案、专题文案、现场答辩、项目作品等为主,融入行业制作标准和刊播要求,由学生、教师、行业进行多方评定。升入基层、升入一线开展系列针对性实践教学。将社会、企业真实项目,分解成与课程相关的独立且具有连贯性实践课题,融入专业课程实践练习中。将课堂搬到实践教学基地, 利用真实项目开展课堂教学。
学院整合优势资源,绕“校政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就进一步拓展与地方区域在人才需求、科研转化、资源共享、学生就业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达成了共识,与蓝田县焦岱镇、蓝田县竹石茅舍红色文化教学基地建立了校外研学基地。学院将进一步发挥科学研究和人才资源优势,始终坚持鼓励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政校深度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校、政、企共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是实践中的新闻,知行合一,实践育人。将专业采风实践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让同学们走出课堂,深入基层,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新闻敏感和新闻专业技能。尤其是对新闻采写实践的了解,并通过身体力行从实践中获取真知;同时通过专业实习,促进学生将课程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新闻事实和新闻写作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把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式提升。
上一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的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